首页>资讯中心>单道移液器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:精准移液技术提升实验效率与重复性

单道移液器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:精准移液技术提升实验效率与重复性


更新时间:2025/08/13 文章来源:新格通达 浏览:3 编辑:boqinglab 搜索看看


细胞转染作为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的核心实验,其成功高度依赖精准的液体处理。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单道移液器凭借高精度设计、人体工程学优化及创新技术,显著提升了细胞转染实验的准确性、效率及重复性。

细胞转染是将外源核酸(如质粒DNA、siRNA或mRNA)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,是研究基因表达、蛋白质功能、信号通路及疾病机制的基石技术。成功的转染需严格控制试剂比例、移液精度及操作规范性,而微量移液器作为核心工具,其性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。传统移液器在长期操作中易因精度漂移、重复性差或人体工学缺陷导致误差,尤其在处理纳米级转染复合物(如脂质体-DNA复合物)或高价值微量样品时更为显著。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单道移液器通过精密设计与技术创新,有效解决了这些痛点,为细胞转染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
一、细胞转染的挑战与移液技术的关键作用

(一)细胞转染的成功依赖多个环节的精准控制:

1、细胞状态:贴壁细胞需处于对数生长期(汇合度70–90%),悬浮细胞需密度均一且活性高;

2、试剂配制:转染试剂(如脂质体、PEI)与核酸需按精确比例混合,形成稳定复合物,比例偏差或操作不当易导致低效率或细胞毒性;

3、复合物稳定性:混合后孵育时间、移液冲击等因素影响复合物粒径与转染效率;

4、接种精度:复合物添加至细胞时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或机械损伤。

(二)传统移液器的常见问题包括:

1、精度误差:量程调节不准确或活塞密封老化导致体积偏差,尤其在低量程(如0.1–10μL)时影响显著;

2、交叉污染风险:吸头安装不紧密或残留液滴污染后续样品;

3、操作疲劳:长时间移液导致手部劳损,影响重复性;

4、温度效应:手心温度传递至移液器主体导致液体体积变化(热胀冷缩)。

二、移液器在细胞转染实验中的具体应用

博清移液器贯穿细胞转染全流程,显著提升各环节效率与质量:

(一)细胞准备阶段

使用1–5mL量程移液器精准更换培养基、胰酶消化细胞或重悬细胞,确保细胞密度均一(如悬浮细胞计数后稀释至2–4×10cells/mL)。

(二)转染试剂配制

1、稀释核酸与试剂:采用0.1–20μL量程移液器,精确量取DNA/RNA溶液和转染试剂;

2、复合物混合:轻柔移液混合避免剧烈震荡,确保复合物粒径均一。博清移液器的低阻力活塞允许缓慢、可控的吹吸操作,减少剪切力对复合物的破坏;

3、室温孵育控制:按方案准确计时后,用同一移液器转移复合物至细胞,避免多工具交叉污染。

(三)接种与培养阶段

将复合物以逐滴方式均匀加入培养孔边缘,避免直接冲击细胞层。博清移液器的精准排液(双档按钮设计,第一档排出大部分液体,第二档排空残留)确保无滴液残留,减少孔间差异。

换液与观察:转染后更换培养基时,使用大口径吸头(如5mL量程)轻柔移除上清,避免扰动贴壁细胞或复合物吸附层。

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单道移液器通过高精度机械设计、人体工学优化及防污染创新,显著提升了细胞转染实验的效率、准确性和重复性。其在试剂配制、复合物混合及细胞接种等关键环节的精准控制,有效减少了人为误差,保障了转染效率与细胞活性,为基因功能研究、药物筛选及细胞治疗等领域提供了可靠工具支撑。未来,结合自动化移液工作站或智能数据记录系统,博清移液器有望进一步整合至高通量转染平台,推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。

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单道移液器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细胞转染,其在PCR体系构建、蛋白质纯化、ELISA等生命科学实验中同样展现卓越性能,成为实验室精密液体处理的核心工具之一。


▸文章来源:http://www.boqinglab.com


版权所有 新格通达 www.goz.cn 极速建站平台 构站网